角色的形成,由來很古,探考它的意義,頗難索解,以致臆說紛紜,牽強附會者多。 考其演變,由古代散舞、雜技,到俳優調笑,後因變文,使劇情成熟,而有了角色。
旦 | 郭懷、袁信,魏時樂人,作「遼東妖婦」。 |
「踏搖娘」,隋末,河內郎中,醉歸必毆妻,妻頓其身,作怨苦辭,優人效 以為戲。 | |
淨 | 石 ,後漢館陶令,有 罪,和帝命優伶戲弄之。 |
周延,趙時人,石勒「參軍」,有 罪,俳優取以為笑。 | |
徐知訓,五代人,怙威驕淫,尤凌侮唐王楊隆演,自為「參軍」,唐王為蒼鶻。 | |
丑 | 優旃,秦倡「侏儒」。 |
高崔嵬,唐代人,善弄「痴大」。 | |
郭禿,善僖戲,每在俳優之首。「禿額」 | |
末 | 優孟,楚、樂人,裝孫叔敖。 |
漢主使倡家,傚許慈、胡潛作訟鬥之狀。 | |
蘇中郎,後周士人蘇葩。 | |
生 | 楊隆演,五代唐主,徐知訓怙威,使隆演作蒼鶻。 |
布袋戲古稱傀儡子,由於木偶不因歲月,而失去原始形態,因此在探討中國戲劇上,比伶戲更具考據價值,本表就以宋代雜劇與布袋戲角色,作一共通性分析。
宋雜劇 | 布袋戲 | 七醜 (丑) |
癡(痴)大 | 憨童 | |
木大 | 大頭 | |
兔吉 | 缺嘴伯(兔唇) | |
邦老(強盜) | 剌殺頭 | |
哮(口舌) | 大舌貴 | |
偌 | 人上 | |
厥 | 溪頭慶仔 | |
來 | 童子 | |
曳刺(走卒、僕役) | 小价子(差役) | 丑 |
猱(妓女) | 小旦 | 旦 |
犯(妓) | 小旦 | |
鹹蛋(苦命女) | 小旦 | |
卜兒(老婆) | 老旦 | |
捷譏(善科諧) | 笑生(丑) | 生 |
細酸、酸(秀才) | 小生 | |
正末(末泥) | 文生、武生 | |
付末(蒼鶻) | 老生 | |
爺老、孛老 | 公末 | 末 |
靚 | 奸惡派 | 淨 |
婆羅、爨弄 | 番派 | |
鴇 | 鴇娌 | 旦 |
孤 | 忠正派 |
茲將角色總分為下列幾項
生角相當一齣戲的主腦,若這個主角處理不夠份量,情節必成敗筆,由於劇由它生,故稱「生角」。
古人自報身份,都是謙卑稱謂,表明出身,如:
遇長輩,自謂晚生。
謁貴人,自謂寒生。
對老師,自稱學生。
對士人,卑稱「新學小生」。
書香子弟,自謂「書生」。
市井閒老的言談,叫「老生」常談。
十歲以下的幼童。是生角中年紀最小的角色,一張童稚的臉龐上,梳著一兩條小辮子,穿著花俏的孩童裝,造型天真活潑、無憂無慮,是個人見人愛的角色。
焦循劇說:「今人名剌,或稱晚生,或稱眷生,然則生與末通稱,尚為元人之遺歟。」
(文生)山西太原府河陽縣,有一個姓狄名仁傑,年方二十三歲,生得豐姿俊雅,學富五車。
(武生)年一十八歲,生得身長九尺,臂闊三停,眉清目秀,齒白唇紅,有萬夫不當之勇,長安百姓見他生得一表非凡,替他取個綽號,叫做粉面金剛羅燦。
另一生得虎臂熊腰,龍眉鳳目,面如傅粉,唇若塗硃,文武雙全,英雄蓋世,叫做玉面虎羅焜。
生是戲中主要的男性角色,依年齡及性格的不同而有區別。如十歲以 下的「花童」,中年的「文生」、「武生」,鬍鬚全白的「春公」、老而走不動的「白闊」……等。
花童
十歲以下的幼童。是生角中年紀最小的角色,一張童稚的臉龐上,梳著一兩條小辮子,穿著花俏的孩童裝,造型天真活潑、無憂無慮,是個人見人愛的角色。
扮演角色如「天寶圖」中之李三寶、「西遊記」中之紅孩兒。
文生
青年男性。文生在許多布袋戲中,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

武鬚文 與鬚文相當,角色為有練武之人,扮演角色如「王佐斷臂」中之岳飛。
在 戲中,他可能是大至一國之君、小至平民書生。扮演角色如「西遊記」中之唐三藏、「白蛇傳」中文許仙 。
文生大多屬於正派角色,表情神清氣朗,神色從容自在,溫文儒雅。
武生
青年男性。威武氣勢、忠貞剛烈的武生,往往顯露出一夫當關,萬夫莫敵的英姿,是一齣布袋戲的靈魂人物。
年齡與文生相仿,最大 差別在於雕刻時,武生嘴角上揚,繪臉時文生是柳葉眉,而武生是劍眉或捲眉。扮演角色如「三國演義」中之趙雲、「水滸傳」中之武松與林沖。

鬚文
中年男性。鬚文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副溫文儒雅、飽讀詩書、鋒芒內殮的正人君子。飽滿的天庭、兩道柳葉眉,分扮演正直睿智的角色。
扮演角色如「三國演義」中之劉備、「唐朝演義」中之唐明皇。
扮演角色如「三國演義」中之劉備、「唐朝演義」中之唐明皇。
春公
鬍鬚全白的老年人。六十歲以上,春公有文武之分,無論人情世故或處世待人的態度,都已經顯得練達老成了。
扮演角色如「三國演義」中之老將黃忠。
戲劇中,出場的女角,都稱「旦」,除了老旦外,大多用小嗓發音。 布袋戲分類旦角,略與伶戲不同,它是由髮髻、形態區分,較伶戲名目多。
白髮旦 -- 老婆,年齡甚高。慘髮旦 -- 灰白頭髮的老婦。開眉旦 -- 頭髮自中間分梳,飾演苦旦。圓眉旦 -- 前方額髮呈半圓形梳理,飾演貴夫人。齊眉旦 -- 前方額髮呈平直,飾演閨閣女子。婢 旦 -- 頭髮捲成兩個螺旋髮髻。 憨童旦 -- 禿額圓頭的女子。 毒 旦 -- 兇險眼暴。大頭旦 -- 大頭。闊嘴旦 -- 長舌婦。雙辮旦 -- 小姑娘、小女孩。結髮旦 -- 束髮,扮演俠女。走腳旦 -- 大面粗醜,村婦女傭之類。花面旦 -- 番女、無緣女(險陽臉)、犯婦。
鴇 娌 -- 老娼,額頭有一紅疤,法令紋上有痣毛,開嘴。
旦是所有女性的角色,依年齡、遭遇和個性劃分,與生類相仿,但刻製上無文武之分,只有在齊眉旦的珠花綴飾上區分文武,並以髮型來分辨人物身份, 一如人間的眾生相,各式各樣的女人都有,如「女童」「齊眉旦」「梅芳旦」「圓眉旦」「開面旦」「白髮旦」「嫺旦」「毒旦」「卻老旦」「花面旦」等幾類角色:
雙髻旦年紀較輕的少女。是旦角裡年紀最輕的角色,臉龐紅潤、稚氣未脫,頭上通常梳著各種髮髻或辮子,可與花童配對演出金童玉女。
齊眉旦
(小旦)是用途最廣的女性角色,髮型為前額有瀏海而得名,為待字閨中的小姐,近期的木偶製作將齊眉旦改梳如京劇貼片造型,或梳成髮型多變的古裝頭,使得角色區隔變化更加豐富,一張清麗的臉龐,柳眉細目、櫻桃小口、齊眉的瀏海,別緻的女裝配飾,齊眉旦是常居深閨中,雲英未嫁的碧玉閨秀。
一張清麗的臉龐,柳眉細目、櫻桃小口、齊眉的瀏海,別緻的女裝配飾,齊眉旦是常居深閨中,雲英未嫁的碧玉閨秀。
穆桂英 圓眉旦
中年已婚的婦女(又稱正旦 ),前額瀏海已梳起,改梳成半圓形的髮型,並梳髮於腦後盤成髮髻,多是賢妻良母的正面形象,舉手投足之間,都顯得雍容華貴、落落大方, 是個氣質動人的旦角。
黲旦
已到中年,頭髮黑白參半的婦女。黲旦是指年紀比白髮旦輕一些、由於她已歷經人世滄桑,所以在戲中扮演的是較嚴肅、不茍言笑的角色。 (照片增加中)
白髮旦
白髮旦和白闊一樣,都是年紀最大的角色,她佇著拐杖、行動遲緩,有著滿頭的白髮、滿臉的皺紋和一抹的笑容。
嫺旦嫺旦在布袋戲中是屬於配角,常跟隨在扮演丫環角色。
心術不正,行為濁劣,反稱其名,故曰:「淨」。
淨角的出現,觀眾眼裡多憎惡、睡罵;扮演上,它必須顯露無比的兇狠、尖酸、惡暴、獷野,令人抖恨,因此做工、唱詞、語氣都應極盡一格。
奸雄出場,闊架步沉,目空一切,語氣梟張,似有「孽我之命,全家亡」,心惡狠毒,暗藏箭矢。
官出場歪架,圓睛鼠目,語氣尖酸。
花臉扮相,性格上有某些偏執及粗豪血性方剛者或陰險的人物。如「黑花」-孔武有力,行事端正的 武將。
「紅花」
紅花
-赤膽忠心、勇敢正直的人。
老紅花
「青花」-奸逆邪惡的人。
「白奸仔」 -圓眼奸臣。
「文奸仔」-細眼奸臣等幾類角色
白奸仔
黑花
孔武有力、行事端正的武將之類。。
黑花的個性率直、處事急躁,遇到事情,總是一馬當先、衝鋒陷陣,因無心機,所以也常遭奸人所陷,是一個剛烈衝猛的草莽人物。
扮演角色如「三國演義」中的張飛、周倉,「隨唐演義」中的尉遲恭。 黑花孔武有力、行事端正的武將之類。黑花是指臉譜以黑色為主的黑花臉,可分為臉上無鬚的黑花花童、黑花仔、三塊黑大花、文眼黑大花和白鬚黑大花
白闊
年紀比春公大,地位較低的老年人。白髮蒼蒼、和藹慈祥的白闊,大多是一個老好人,表演時往往略帶丑再的意味,人物形象非常鮮明。扮演角色大多扮演阿公、土地公或老奴才。
夏、商、周、秦諸代有「侏儒戲」,漢、晉、隋、唐有「辱 官」,宋、金、元有借裝山東、河北、村叟,明代宮廷有「過錦戲」。
丑角是專門扮演滑稽調笑,內容有「喜劇」、「鬧劇」、「諷笑劇」、「風流劇」…。
明代宦官劉若愚在他的酌中志說道。過錦戲,所扮者備極世間騙局醜態,拙婦騃男及市井商匠,刁賴詞訟,雜耍把戲……。
清代李笠翁對丑角的打諢,作了很好註解。
插科打諢,填詞之末技,然欲雅俗同歡,智愚共賞,則當在此處留神,文字佳,情節佳,而科諢不佳,非特俗人怕看,即雅人韻士亦有瞌睡之時。 作傳奇者全要善驅睡魔,睡魔一至,則後乎此者,雖鈞天之樂,霓裳羽衣之舞,皆付之不見不聞,如對泥人作揖、土佛談經。
1 意見:
test
張貼留言